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网站首页>>通知公告
 

2025秋季 · 超星教师发展第十六季直播讲堂

 

发布日期:2025-09-17  浏览次数:

2025年秋季学期,超星教师发展中心推出第十六季直播讲堂,本季主题为“数智赋能·素养为核:构建面向未来的教师发展新图景”,旨在通过多元化的课程模块和前沿议题,分享先进教学理念与创新方法,助力教师在数智时代实现专业成长和教学变革,赋能创新型人才培养。届时将邀请教育领域的行业专家、教学创新实践先锋以及教学竞赛获奖者,多维度呈现真知灼见,传播优质教学实践与教改经验,为高校教师提供可借鉴、可落地的专业发展支持。


l  参与方式

南京林业大学教师教学发展超星研修平台 

2025年9月18日起,每周四15:00-16:00进行直播

每期培训报名学习完毕可获得教学能力讲座课程2学分,将在学期末统一计算


l  直播概览

模块一:智领未来,育见新篇

聚焦 GenAI 赋能教育,探讨教师专业发展变与不变

模块二:人机协同,智教融合

探索 “人机共教” 模式,分享智慧课程建设实践经验

模块三:以赛促教,课堂焕新

结合教学创新赛事,助力教师提升专业教学能力

模块四:素养筑基,育才固本

围绕教师教学素养,搭建 AI 能力与人才培养路径


 l  直播详情

 

模块

时间

直播主题

专家

观看链接

智领未来

育见新篇

9月18日

GenAI教育应用的四个观念转变 

汪琼

北京大学

教育技术学教授

https://v4.chaoxing.com/course/front/detailPage?courseId=255790803&wfwfid=1941&ssoParamName=&ssoUrl=&pageId=126841&publicId=

数字时代教育家精神的弘扬与践行

丰向日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

9月25日

如何理解,如何行动,如何成为——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变与不变

冯晓英

北京师范大学

学习设计与学习分析重点实验室主任

https://v4.chaoxing.com/course/front/detailPage?courseId=255790802&wfwfid=1941&ssoParamName=&ssoUrl=&pageId=126841&publicId=

人机协同

智教融合

10月9日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创新:“人机共教”模式探索  

穆肃

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育技术学系主任

https://v4.chaoxing.com/course/front/detailPage?courseId=255790801&wfwfid=1941&ssoParamName=&ssoUrl=&pageId=126841&publicId=

10月16日

数智教育背景下课程评价推进教学创新的探索与思考

王郢

武汉大学

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副主任

https://v4.chaoxing.com/course/front/detailPage?courseId=255790800&wfwfid=1941&ssoParamName=&ssoUrl=&pageId=126841&publicId=

10月23日

智慧课程生态系统建构及实践创新

谢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首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负责人

https://v4.chaoxing.com/course/front/detailPage?courseId=255790799&wfwfid=1941&ssoParamName=&ssoUrl=&pageId=126841&publicId=

10月30日

驭智创新   筑基提能 ——大学物理智慧课程建设经验分享

马争争

武汉理工大学

第一届“泛雅杯”全国高校智慧课程设计大赛特等奖

https://v4.chaoxing.com/course/front/detailPage?courseId=255790798&wfwfid=1941&ssoParamName=&ssoUrl=&pageId=126841&publicId=

以赛促教

课堂焕新

11月6日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王颖

华南师范大学

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课程思政组一等奖

https://v4.chaoxing.com/course/front/detailPage?courseId=255790797&wfwfid=1941&ssoParamName=&ssoUrl=&pageId=126841&publicId=

11月13日

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探索

祁磊

西安交通大学

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副高组一等奖

https://v4.chaoxing.com/course/front/detailPage?courseId=255790798&wfwfid=1941&ssoParamName=&ssoUrl=&pageId=126841&publicId=

11月20日

以赛促教--助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宣湟

西南交通大学

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新工科副高组一等奖

https://v4.chaoxing.com/course/front/detailPage?courseId=255790794&wfwfid=1941&ssoParamName=&ssoUrl=&pageId=126841&publicId=

11月27日

全国教学创新大赛的前期准备与构思

邵继中  

华中农业大学

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新农科正高组一等奖

https://v4.chaoxing.com/course/front/detailPage?courseId=255790793&wfwfid=1941&ssoParamName=&ssoUrl=&pageId=126841&publicId=

素养筑基

育才固本

12月4日

高校教师教学素养沉淀与创新人才培养

嵩天

北京理工大学

教育学院院长

https://v4.chaoxing.com/course/front/detailPage?courseId=255790791&wfwfid=1941&ssoParamName=&ssoUrl=&pageId=126841&publicId=

12月11日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能力提升

冯波

吉林大学

第二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

https://v4.chaoxing.com/course/front/detailPage?courseId=255790790&wfwfid=1941&ssoParamName=&ssoUrl=&pageId=126841&publicId=

12月18日

从认知到实践创造:教师人工智能素养“三维递进”路径

张钫炜

北京邮电大学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

https://v4.chaoxing.com/course/front/detailPage?courseId=255790789&wfwfid=1941&ssoParamName=&ssoUrl=&pageId=126841&publicId=



l  专家简介

汪琼,计算机软件博士,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国家智能社会治理(教育)特色实验基地主任,教育部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虚拟教研室主任,教育部科技司“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专家组成员。2015-2019年致力于组织建设50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MOOC,累计注册人数超过三百万,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最近研究兴趣:新一代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研究,构建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研究,混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少儿编程与AI素养教育。

丰向日,天津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天津市级教学团队带头人。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专家、教育部“十四五”国培计划入库专家、天津市教育科学学会副会长。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等课题10余项,主要研究教师教育、教育领导与管理等。

冯晓英,北京师范大学学习设计与学习分析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在线教学与混合式教学设计、教师研修的研究与实践,以及学习分析的研究与工具开发。1)针对在线教学与混合式教学,已经形成了从专业层面、课程层面到教学层面的较为系统、完整的方法体系。2)长期采用设计性研究的范式,探索混合式教师研修的模式与方法,形成了较为有效的、促进教师能力提升的混合式教师研修模式。3)同时开展支持在线教学、教师发展的学习分析研究与工具开发。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一般课题“互联网+教师培训供给侧改革的实验研究”,以及多项省部级课题,并参与十余项省部级课题及纵向课题。担任国内外多家中英文学术期刊的外审专家。出版专著2本,参与编写教材和著作4本,出版译著2本,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英文学术论文十余篇(含多篇SSCI论文)。

穆肃,教育技术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育技术学系主任,担任国内核心期刊《电化教育研究》《开放教育研究》《中国远程教育》等和国外权威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的稿件评审专家。主要研究领域:远程教育、终身学习、在线学习、技术支持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王郢,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博士后。现为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武汉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及教学评价研究室负责人,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副主任。致力于为一线教师提供系统化课程评价解决方案、学生思政学习效果评价方案、教师教学评价工具个性化定制服务及学生情感态度体验的教学评估报告。重点关注基于态度理论和集体记忆理论的课程内容开发研究,特别是课程内容中的国家认同塑造、文本叙事策略与价值观形成等问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发表论文40篇。

谢晖,工学博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华山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首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负责人,首批全国工程专业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负责人,教育部2023年教育数字化成果展示优秀成果负责人,陕西省本科及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负责人,全国MOOC联盟智能慕课场景负责人,陕西省优秀创新创业导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首届教书育人典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学名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课程思政首席教授等。科研方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人才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特等奖等荣誉。于《Science》子刊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SCI检索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教学方面,慕课西行全国高校优质示范课观摩班主讲人。先后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竞赛一等奖4项,负责国家及省部级典型案例4项。主持省部级教改重点项目4项。在《现代教育技术》等权威核心期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0余篇。主编出版精品规划教材4部,专著1部。指导学生先后获得全国生物医学工程竞赛、陕西省互联网+大赛等各类国省竞赛获奖十余项。

马争争,武汉理工大学副教授,工科博士。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大学物理》课程团队成员,物理演示实验室负责人。主讲《大学物理》《光学》《物理演示实验》等课程,参与多项《大学物理》课程建设工作,并主持物理演示实验科普送课社会服务活动。2018年获教育部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省级三等奖,湖北省青年教学能手,授课案例《光栅衍射》评选为2023年大学物理教指委课程思政示范案例A+项目。2023年获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学创新大赛国家级二等奖,校级师德先进个人,校级先进工作者。2024年获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学创新大赛国家级二等奖。2025年获第一届“泛雅杯”全国高校智慧课程设计大赛特等奖。

王颖,经济学博士,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本科教学督导,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课程思政组一等奖第一名,第六届广东省青教赛一等奖,首届广东省课程思政教学大赛一等奖第一名。担任多项国家级,省级教学竞赛评委和一流课程评审专家。

祁磊,医学博士,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学部副部长兼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办公室主任,美国North Shore University – Long Island Jewish Medical Center访问学者。国家医学考试中心试题开发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教育技术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脑出血内镜救治分会委员,陕西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卒中专科联盟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获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第二届全国来华留学生MBBS青年教师英语授课二等奖、陕西省首届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宣湟,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副系主任、副教授,英国诺丁汉大学博士,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和绿色建筑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长期致力于绿色建筑教育与跨学科课程创新。主讲《绿色与智能建筑学概论》《建筑设计基础》《绿色建筑设计原理与方法》等本硕核心课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研究项目,以及多项省部级教改项目。荣获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学创新大赛新工科组一等奖、第五届四川省高校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以及第六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工科组一等奖、第六届四川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等教学奖项。

邵继中,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风景园林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规划师、高级建筑师。兼任澳大利亚城市规划学会责任理事、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空间分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地下空间学术委员会理事、江苏省地下空间学会理事、江苏省建筑师学会青年建筑师分会委员。《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Built Environment》(Elsevier)编委、《中国园林》特约编辑、《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FoAR)》(Elsevier)特邀审稿人、《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特邀审稿人。近年来,主持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社会哲学研究重大项目等课题基金项目20余项。第一作者发表SCI, SSCI, EI, CSSCI, CSCD等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5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10余项。研究成果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奖”“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奖”等奖项10余项。获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新农科正高组一等奖。

嵩天,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院长,任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智慧教育研究分会,秘书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创新专委会,副理事长、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青年教师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CCF), 会员 (2005-)、高级会员 (2013-)、杰出会员(2022-)、美国计算机学会(ACM), 会员 (2013-)、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会员 (2005-)。曾获2023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计算机新工科基础课程体系与在线混合教学实践,排名第一;2023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报国担当、融合创新、智慧赋能的双领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排名第十;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跨区域跨校在线开放课程“1+M+N”协同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排名第五;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部属高校正高组)。

冯波, 教授 / 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唐敖庆学者(英才教授)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吉林省经济技术创新标兵,首届吉林省教学新秀,长春市高技能职工,吉林大学李四光优秀青年教师。曾获第二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第三届全国水利学科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吉林省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吉林省第三届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新工科正高组)一等奖,吉林大学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大赛一等奖,吉林大学第三届中青年教师双语教学大赛一等奖,吉林大学第三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主持吉林省重点教学改革项目1项、吉林省产学合作教学改革项目1项、吉林大学教学改革项目5项、吉林大学创新示范课建设项目1项。

张钫炜,北京邮电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人文学院硕士生导师,长聘教授,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北京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负责人。研究方向为外语教育、话语分析和教师发展。曾主持和参与省部级教改项目20余项。在《语言文字应用》《外语电化教学》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特等奖等省部级及以上荣誉20余项。


 

Copyright @ 2014 南京林业大学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技术支持